|
朋友是一種不可少的生活必需,說也好玩,朋友的樣貌多年興替,變化是越來越多,過去是同一個呆樣,現在則是同中有異,有人變成登山客一族,每逢假日一定是去攻百岳,有人則是專攻編織雜貨,家中作品掛得滿滿是,男生通常有二種:運動型和不運動型,運動的和高中時代一樣無球不歡,不運動的像我是花間蜜蜂,那裡好玩那裡去;女生則是同中有異,一樣的是生活品味和精緻的愛好,不一樣的是「術業有專攻」,於是我的作品愛好成為你的生活美觀,身邊的男伴也絕不反對,畢竟有人陪她聊天我還有口福或是新玩意兒把玩,不能同意更多。 朋友也是會交流的,這個道理很簡單也很重要,當年她的朋友是你追她時候的「守門人」,如何讓這些「妖魔小鬼」成為你的眼線和助威,可是大學問。看她的朋友就可以了解她,同理可證,你的朋友也就等於是你的另一面,因此你和另一半的朋友們有種負負得正的可能,通常可能性還不小。在吃東西這件事上,尤可看出端倪。 和朋友在一起,最常的就是一同吃飯,吃飯明顯的是一種「催化」,催化過去的記憶和今日的經歷,催化話語和親密,食物可以是主題也可以是陪襯,端的好用。有人見不得海鮮,有人無辣不食,誰說口腔期是嬰孩的專利,舌頭一沾,話頭就開,從過去高中時代水溝邊飯攤的炒飯和加冰可樂,夜市的生炒羊肉、某次聚會還順便幫他洗廚房,和男朋友吃了什麼,和上司同事吃了什麼,你媽上次做的餃子和炸醬麵好吃,下次去那家餐廳聚會,都是餐食的風景,越聊越有話!我們羡慕西班牙人吃飯一拖三四小時,但真要比畫誰也不輸誰! 前幾天和一些朋友聊天,聊了聊一時興起,請大家來吃頓早午餐,中午差不多就可以出門走走,一時興起的結果就是自找罪受,人人口味不同,人口又多,要輕鬆讓大家心服口服,可得有點手段,那就來個「偽」法式的早午餐!都沾上一點法式風情邊兒角角的餐食,神秘的有了共鳴:
吃完,一桌人心滿意足,什麼?吃飽了不想出門!什麼?你們要玩Wii!什麼?晚餐再留下來吃烤肉!面對一大堆巧言令色的「朋友」,我攤攤手和老婆對望一眼,果然朋友是會交流,「損友」的德性都如出一轍。
--Patrick-- | |||||||
《跟著食物去旅行》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