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麗餅不是一開始就是這麼薄巧、金黃耀眼,或是上頭放著這麼多種的配料,在還沒有多久以前可麗餅並非是如此精緻可人的美食,這得先要從布列塔尼Brittany那遍布灰色花崗石懸崖峭壁的地形說起,花崗石的土地使得夏季的麥子並不容易生長,只有蕎麥、黑麥才能良好適應,當地的布列通人Bretons用蕎麥、黑麥磨成的灰色麵粉加上鹽和水揉成麵團,再在石板上烤成餅,這種餅稱為葛列多餅galettes,是布列通人主食的一種,可視為麵包的替代品,今日仍然存留。葛列多餅通常配上新鮮乳酪和馬鈴薯食用。在當時當地人只能吃這種粗糧製作的主食,而這種粗獷質樸的美味發展至今變成了精緻多變的可麗餅,配上了各種乳酪、火腿、魚鮮、肉片、蘑菇和各種蔬果,成為了法式平民美食人氣天王。甚至只是簡單在餅皮上放上一顆煎熟的荷包蛋折起也十分法國。 |
精緻的可麗餅多半使用白麵粉加上蛋、奶油和鮮奶製作,有時會再加入一小杯西打或是啤酒增加光澤和鬆綿的口感。煎可麗餅要用厚的平底鍋,如此受熱才能平均。十九世紀中,法國人逐漸風靡於精緻的飲食時,新式的可麗餅掀起一股熱潮,至今不衰。不過在那時可麗餅之於法國人並非是速食或是零食的角色,而是餐後甜點。可麗餅成為街頭巷尾的攤販美味則是近幾十年的事。 可麗餅有著柔軟的質地,可以隨意的折合,因此產生許多不同的形態:常見的甜筒型、餡料在中心的信封式、直接捲起的圓筒型、也有層層疊起夾料的方式。內餡也是甜鹹不一變化多端,可麗餅也是節慶食物的一種:每年二月初的聖蠟節La Chandeleur的重點食物就是可麗餅,今天仍有很多的法國人遵守著宗教傳統,在家中點上很多蠟燭,與家人一塊兒享用溫馨的可麗餅晚餐。二月是寒冬將盡,春季將至的時候,用前一年所餘的小麥做成金黃色的可麗餅,象徵今年的陽光和豐收,也有幸運之意。聖蠟節是紀念耶穌的一個節日:根據當時猶太人的律法,剛出生的嬰兒滿四十日要回到耶路撒冷的聖殿獻祭,並且由祭司祝福,耶穌的降生應驗了舊約救世主的預言,於是後世將獻祭的這天以蠟燭代表耶穌基督是世間的光作為紀念(聖誕節加四十天大概就是二月初)。 可麗餅中以Crepe Suzette(橙香火焰可麗餅)為最著名,這名字的來源是一件陰錯陽差的巧合:極愛好法國文化的大不列顛國王愛德華七世,每年冬天都在法國的蔚藍海岸避冬,某一天他邀請了一位令他神魂顛倒的法國美女Suzette到他的地方晚餐,當餐後甜點可麗餅做好要上桌時,柑橘酒打翻在可麗餅上還著了火,廚師靈機一動就把燒著的可麗餅直接出菜當成是自己的新創作,愛德華七世十分激賞!同時順理成章的,這位風流國王就把這道「新甜點」以美女的名字命名。在可麗餅上灑上烈酒點火也成為一種可麗餅的常用手法。 可麗餅的做法 500g麵粉 1. 將麵粉倒在大碗中,從中間撥出一個洞成甜圈圈的形狀,在圈中打入雞蛋、檸檬皮、細白糖、鹽、融化的無鹽奶油、鮮奶,充分混合成麵糊。靜置於室溫至少三十分(有些食譜建議四小時至隔夜) 2. 中火熱鍋,使用厚底的平底鍋,融入一些無鹽奶油,倒入適量的1料(視鍋子大小),轉動鍋子使麵糊均勻舖在鍋子裡(或使用可麗餅專用的刮刀刮勻),煎至呈金黃色,邊緣微有棕色,翻面(法國人也愛在此時來個「甩鍋」翻面)再煎至定型即完成,須注意火力。
--Patrick-- 資料來源:wikipedia、可麗餅之節、Culinaria、Tiamo Resorts | |||||
《跟著食物去旅行》電子報 | tbod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