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邁入而立之時,很多事的感受會格外不同,這種感覺十分奇妙,想法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更多一點柔軟、更多一點投入、更多一點願意。

而且我發現不止我一人,一起長大的同學們,十數年今昔,大大不同,憤青變得愛家,疏離變得親密,更多時間投入與親人的互動,而不再顧著自己要飛要闖。特別是結了婚的,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心境更如大雨沖刷後的清明,開始知道「愛要及時」。

這種改變不是立即的,偶而叛逆仍然逆襲、昔時頂嘴的小孩仍在心裡蠢動,不過勢力已大不如前。都知道在父母眼中小孩永遠是小孩,以前不服氣,不想人家看小,現在是寧小勿大。在外頭工作,沒人把你當人,更別說有人疼,惟有回到了家,理所當然的被人關心,不一樣的是開始知道珍惜:原來,不是人人都會好好對你。

我和許多人一樣,和家人的關係雖不算冷漠,可是離熱絡也有一些距離,不是心裡有疙瘩,而是小時候就沒有什麼親密的相處,長大就更覺得尷尬,這大概是華人共同的情況。想為爸媽做點什麼或是表現一些殷勤,就滿頭燥熱的不知所措。結了婚後離開家,更有理由「逃開」那小尷尬的「照顧」,雖然有時真的覺得被父母照顧是人類天性的需要,雖然有時還是忍不住會想回去窩在客廳裡當小小孩。

結了婚,媽媽仍然常叫你要回家吃飯,不過你可以也請爸媽來吃飯,就說你不太會做菜,請媽媽來指點一二,再說一次做菜少人吃剩得多,所以爸爸也得一起來。晚餐太隆重,早午餐不錯,自在的準備餐食,爸媽在房子裡走走看看,陽台的花草,新添的碗盞,新買的食譜,一週洗一次晾得滿滿的衣服。我猜想:爸媽也在回憶著三十年前的日子。

 

鮪魚漢堡

漢堡是台灣人的新歡,還沒有麥當勞就在街巷流傳,早餐店裡也少不了,味道改過了更符合台灣胃。運用容易拿到的材料,加上一些香料,就成了美式的風格。

海底雞一罐,濾去油,倒入大碗中,用大匙搗細碎
美奶滋三大匙,加入海底雞拌勻,
二大匙麵包粉、一小匙第戎芥末醬、一小匙辣椒醬,加入海底雞拌勻
新鮮荷蘭芹碎一大匙,可以用乾燥的代替,份量減半。加入海底雞拌勻
黑胡椒些許調味
攪拌至稠滑,分成適當大小,約半個拳頭大。
平底鍋中火入少許油,將肉團下鍋,一面先煎定型再翻面煎。
漢堡麵包,夾入肉餅和一些生菜、番茄、醬料等,完成。

南瓜濃湯

做好一大鍋,分裝丟進冷凍庫,沒菜時就是最佳補給。

一顆南瓜,去皮去子,切塊入電鍋蒸至熟軟,壓成泥備用
等重量的小馬鈴薯,電鍋蒸熟軟後去皮,壓成泥備用
取一大湯鍋,一顆洋蔥,切絲,炒至微棕(可以加一點咖哩粉、肉荳蔻粉或是小茴香粉調味,但別加太多),加入南瓜泥和馬鈴薯泥和雞湯500ml,攪拌均勻並再煮滾。加入一杯牛奶,進電鍋蒸煮約四十分鐘,完成。

市場裡的南瓜,早不止是矮胖的萬聖節版本,反而西洋梨型的還比較好買。南瓜是好東西,對身體的好處就不在話下,作成濃湯,色澤和香味都是好得不得了。一口嚥下,飽足的感覺就上來,加上一些spicy的香料,味道就十分異國卻不會令人難以接受。用Baguette 沾著吃就可以是一餐。有次還突發奇想做成「偽」起司火鍋的樣子,賣相佳,口味也一樣棒。

南瓜濃湯濃滑,又有馬鈴薯幫襯,在冬天來上暖暖一碗,醒心醒脾,也給爸媽另一種養生思想。

印尼式咖啡

500ml水,煮滾
三大匙印尼咖啡粉

父母都是印尼華僑,民初戰亂時家族避禍到了印尼,出生成長都在那裡,到了高中時期才和許多同是華僑的親戚朋友們一同來台,當然也帶回來了許多印尼式的食物和料理手法。印尼式咖啡做起來一點學問都沒有,煮鍋水,滾開後放入印尼咖啡粉,攪拌關火待五分鐘釋出色澤香味後即成。印尼咖啡粉都是用油紙包的,已經磨好了細粉,不像現在講究現磨現沖,不過很特別的是味道從來不變,只要開封後有密封,都不會走味,香氣足、微苦、沒有酸味。

小時候爸媽不准我直接喝黑咖啡,我都加上半杯牛奶學大人。長大了也喝過很多好咖啡,再喝這一品當然不是要做學問,而是一種懷念。黑色深邃,表面一層紗般的蒸汽,似乎可以看透,口中的感覺並不強烈,反而是沈底的渣渣讓我想起兒時學大人一口飲盡卻被渣渣卡到連忙呸呸吐出的回憶。

一頓簡餐,安然在餐桌上,沒有華服美酒,沒有談笑吹捧,就是簡單的生活分享:工作好嗎?身體好嗎?上次的檢查報告出來了嗎?外頭不寧靜出門要小心,前次買給你的中藥記得睡前要吃、衣服要添、多吃點青菜。淡淡的,輕輕的,孺慕和關愛,曖曖的在這頓寧靜的早午餐。

--Patrick--

 

 

《跟著食物去旅行》電子報

 
la marche 圓頂市集
看故事 Story找食材 Shop找食譜 Cookbook

arrow
arrow

    lamarc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