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評論是一種非常吃力的行業,不只是在舌上的訓練、材料的認識和烹調手法的熟悉,在吃一頓飯時,進食的愉悅滿足要被摒除,只留化學實驗般的精確和冷漠,逐條去查察每個細節,基本上,我覺得這違反人性,擺明來打分數挑剔的樣子也惹人討厭。但是「供給與需求」的市場機制下,這種行業卻是芳香日日,之前我們談過的米其林指南是一個代表,這本書的作者又是另一個代表。供給的都是我們這群想吃吃不盡各家餐廳的地獄餓鬼。

是的,人生一張嘴,一日三餐,那能天天沿著馬路從頭吃到尾做這種高中生才會幹的蠢事:既然不能想吃就吃,只好找熟悉的吃、找有名的吃、找朋友吃過的吃,找報上報過的吃,找美食評鑑這事就變成全民運動,而結果就是我們對美食品評的倚賴是與日俱增,多到開始吃不出自己的感覺。

越是繁榮的國家或城市,這種職業就越少不了,人人都在追趕時間和效率時,又怎能靜下心來細品眼前的一餐一飯?只好用食評先騙騙自己的腦袋,如果所謂美味是因為別人寫的說的而不是自己嘗過的,這樣不叫品味,叫做吃別人吃過的口香糖。再者,一家餐廳的評鑑,除了標準難訂,還有個人的主觀,個人主觀是兩面刃,吃食的感覺很個人的,和經驗喜好等等根本不能分,但不使用感官的體驗與經驗的交匯在文字裡作為情緒的抒發,那食評就會比張硬紙板還乏味。無怪乎網路上某些餐廳好吃不好吃的論戰是遍地烽火,講穿了就是主觀之爭執,也因為是主觀所以沒完沒了。我想,作為一個品嚐者,標準在我,把別人的經驗當準則,就好像把參考書當課本,你一樣可以吃得頭頭是道,但就是失了本質少了根柢。

有時我會想,如果因為某位食評寫了一篇挑剔某餐廳的文章,我錯失了一個美食經驗,是不是很冤枉?又或是某位食評寫了一篇讚揚某餐廳的文章結果我去氣到吐血,我該怎麼想?我會怎麼做?

其實,人是有自由意志、有選擇的,上帝造人和造動物在這裡就有很大的分野,為了別人的文章意見選擇吃或不吃,是一種選擇,在我個人的自由意志下,參酌各家之言決定吃或不吃,又是另一種選擇,可能結果同樣,但過程不同,是值得好好想想的。如果是我,我不希望人云亦云,就算要講和別人一樣的話,我也希望是因為我真的這麼想。我更不希望因為別人的文字去掌控美食本質的感覺感動,如果要生氣,我寧願是因為東西不好吃服務很差勁,而不是覺得別人寫的文章說的話害了我。別的不論,對一家沒去過的餐廳生氣,也挺不值的。

當然不是食評一無可取,有很多人和很多作家,寫過很多很好的評論,看著他們以變化多端的角度品評眼前的食物,給我很多知識和好點子,看著他們深入廚師的個性,業界動態和謠言八卦,食物也更鮮活了起來。讀食評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因為它輕易可以連結上你自己,寫得好的食評如同一篇采風處處的遊記,讀來味道盎然。再來,最現實的一點:餐廳真的太多,我們真的太忙,我們有時真的需要一些資訊讓我們少一點負荷。但講到底,食評的份量?吃別人的還是吃自己的?取決在於你!不是嗎?

回到這本書,我覺得是本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書,熱鬧的是作者身為紐時美食評鑑,文筆生動而流暢,字裡行間跳躍著活靈活現的畫面,故事講述她變裝吃飯的趣事,與美食有關的人們描繪,當然她在紐時發表的餐廳評論也是很好看。內行的人可以看到一家餐廳的流程如何重要、紐約餐廳的菜色如何、主廚的巧思用心、一位餐廳評論員的評論重點等。特別是幾次變裝的「奇遇」,實在有趣令人拍案。作者的觀察入微,有時黯然低迴、有時興趣昂揚、有時譏刺笑謔,你會被她的文字逗得心癢難搔,這一點,可不是每個出了書的人都做得到的(我沒別的意思,大家不要亂想)。

作者:露絲.賴舒爾
譯者:黃芳田
出版社:天下文化

--Patrick--

 

《跟著食物去旅行》電子報

 
la marche 圓頂市集
看故事 Story找食材 Shop找食譜 Cook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marc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